今天是

湖北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02-22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为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更好地发挥邮政业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助推湖北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湖北省邮政业发展实际,制定《湖北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 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邮政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行业规模迅速增长,基础网络逐步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1.邮政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省邮政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全省邮政业业务收入完成115.21亿元,邮政业业务总量完成137.41亿元,均位居全国第10位,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和2.5倍。邮政业业务收入占全省GDP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0.23%上升到0.39%,全行业年服务用户超过18亿人次,支撑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超过700亿元。邮政、快递营业网点共计9198处,其中设在农村的3154处,营业网点平均服务面积20.2平方公里,平均服务人口0.63万人。全行业新增就业超过3.4万人,从业人员数量累计6.43万人,是“十一五”期末的2倍。邮政业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改善城乡百姓生活、扩大社会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程度稳步提升

  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邮政普遍服务的保障力度,全省共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46个,新增邮政汇兑网点65处,建成村邮站4297处(其中武汉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邮政普遍服务营业网点1670处,其中城市网点515处,农村网点1155处。乡镇邮政局所覆盖率100%,行政村通邮率100%,邮件直投到村率99.93%。

  邮政普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邮政企业深入开展服务质量大整改、大提升活动,建成了覆盖市州及30个县市的平信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了营业网点改造和城乡综合便民服务站点建设,网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邮政普遍服务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邮政机要通信连续21年保持安全无事故。邮政普遍服务用户满意度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78.7分,较“十一五”期末提高了4.8分。

  邮政普遍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在传统邮政业务持续萎缩的情况下,邮政企业加快改革创新,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开发新业务和农村市场,邮政小包、E邮包等新型包裹业务发展迅速,农村邮政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效,服务“三农”作用进一步增强。

  3.快递服务取得跨越式发展

  快递业务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15年,全省完成快递业务量5.08亿件,是“十一五”期末的9.3倍,年均增幅高达57%;完成快递业务收入59.56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6倍,年均增幅高达43%。快递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26%上升到52%。全省取得快递经营许可证的法人企业1073家,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快递直接从业人员约4万人,是“十一五”期末的6倍。

  快递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全省快递服务网点9129处,其中快递企业自有快递营业网点5553处,合作快递营业网点3576处。非邮政企业快递网点县级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覆盖率超过98%,快递超市、便民投递站、智能快件箱(包裹柜)等末端网络加快完善。“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产品更加丰富,农村快递、同城配送、代收货款、供应链、仓配一体化等业务发展迅速。自动分拣机、智能手持终端、移动客户端、货物跟踪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移动支付技术等科技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快递服务标准化、时效性和准确率不断提升,有效申诉率逐步下降。“最美快递员”等先进人物不断涌现,行业的社会形象显著提升。

  快递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建有省级以上快递分拨中心21处,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均在武汉设立了区域总部,部分企业在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地建有省内快件分拨中心。顺丰全国陆运集散中心、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武汉)陆路邮件处理中心(一期)、湖北邮政航空集散中心等多个重点项目陆续建成,顺丰集团快递专机、中国邮政航空公司第二频次EMS直航专机在武汉开通,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重大项目选址鄂州,湖北作为中部乃至全国快递枢纽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4.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法制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继《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服务标准》等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国家标准修订制订和实施后,2014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湖北省邮政条例》,为保障和促进全省邮政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法制基础。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省邮政普遍服务补贴资金和邮政普遍服务车辆免费通行政策得到落实,各市州陆续出台促进邮政业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支持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快递车辆便捷通行等政策措施,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交邮合作机制逐步深化。省交通运输厅与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加快推进全省道路水路运输业与邮政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了农村物流融合发展规划指南,携手省商务厅、省供销合作社、湖北日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部分地区交邮合作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5.行业监管有效加强

  邮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省以下邮政监管机构方案,2012年全省成立了13个市州邮政管理局,邮政管理体制由中央垂直管理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双重管理、以中央管理为主。县级邮政监管机构组建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宜城、郧西等市县邮政监管机构先后获批设立。邮政企业实施法人体制调整,湖北省邮政公司变更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市、县两级邮政企业名称由“邮政局”变更为“邮政分公司”,政企分开体制改革逐步到位。

  行业监管成效显著。省以下邮政监管机构成立以后,行业监管力量得到充实,执法重心向市州下沉。各级邮政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出台行业发展政策,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行业统计调查,依法实施快递市场许可,持续加大对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着力完善属地化、综治化和全方位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机制,保障了全省邮政业平稳有序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省邮政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行业发展不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我省邮政业业务收入全国排名落后于我省GDP全国排名,邮政业占全省GDP比重、人均快件量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快递企业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弱、小、散的加盟型企业多,建立现代公司制的大型企业少,新技术运用和管理创新不够,发展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三是邮政普遍服务水平不高,邮政网络整体运行效率有待提升。邮政普遍服务用户满意度偏低,邮政普遍服务面临水平提升和服务创新的双重挑战,邮政网络开放共享、行业资源整合有待加强。四是我省产业、交通和区位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国际业务短板较为明显。国际邮件、快件量偏低,国际业务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国际业务对跨境电商的支撑有待加强。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全省70%以上的快递业务量集中在省会武汉市,其他地区规模较小。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快递网点设置不足,快递服务能力亟需提高。六是行业安全形势严峻,行业监管能力与行业规模及增长速度不相匹配,各级邮政监管力量亟待加强。七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用地难、车辆通行难、末端投递难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邮政业与交通、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行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邮政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加快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邮政业的关键期,全省邮政业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筑牢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全力推动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我省邮政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多重叠加的国家战略为我省邮政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政策红利。“十三五”期间,国家和我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新业态发展,强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我省邮政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与其他区域之间融合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为我省邮政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的实施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推进,我省将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进一步巩固“祖国立交桥”综合交通优势,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湖北在全国邮政业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具备了建成全国快递核心枢纽和重要快递物流基地的有利条件。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我省邮政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邮政业的服务内涵不断拓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速成长,邮政业与制造业、农业、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层次不断提升,促使邮政业延伸服务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加速释放的电子商务消费需求为我省邮政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与电子商务对应的寄递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流通渠道扁平化精细化渐成方向,消费个性化、层次化、多样化渐成主流,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渐成趋势,邮政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2.我省邮政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我省邮政业提出了实现高水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邮政公共服务的内涵不断丰富,需求不断增长,邮政普遍服务快递化、快递服务普惠化渐成趋势,全省邮政业面临加大投入、创新供给、拓展范围的迫切要求。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目标对我省邮政业提出了加快发展步伐的新要求。为与全省同步实现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小康社会、在全国发展方阵中位次前移的“十三五”规划目标,我省邮政业必须加大克难攻坚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速度,加快形成与重要战略支点相适应的行业发展实力和发展方式,力争行业规模在全国和中部地区赶超进位。

  绿色低碳发展原则对我省邮政业提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随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更加趋紧,我省邮政业需要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积极融入“绿满荆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实现我省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严峻的安全形势对我省邮政业发展提出了全面加强行业安全保障的新要求。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行业安全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发展与安全的矛盾更加突出。邮政行业监管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迫切需要健全邮政监管体系,完善寄递渠道安全保障机制,为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湖北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为主线,积极把握生产流通消费变革新机遇,充分依托湖北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推进“普惠邮政、智慧邮政、安全邮政、诚信邮政、绿色邮政”建设,着力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监管保障能力,加快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实现从邮政大省向邮政强省跨越,为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实现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创新。加快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有效供给,满足迅速增长的多样化寄递消费需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邮政业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坚持开放共享。突出邮政业的公共服务属性,推动邮政网络和快递网络互相开放,促进资源共享,加快完善城乡邮政快递服务体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强口岸通关能力建设,提升邮政业对跨境贸易的服务支撑能力。 

  3.坚持协调推进。以一元多层次战略为引领,推动邮政业与电子商务、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综合交通运输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城市与农村邮政业一体化均衡发展,推动我省“两圈两带”、“一主两副”以及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区域之间邮政业协同发展。  

  4.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对传统邮政业生产方式的绿色改造,推广环保技术和材料应用,提高配送共同化水平,降低配送能耗和排放,促进包装标准化、减量化和循环利用,推动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5.坚持安全为基。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加强邮政业安全制度和标准化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全面提升行业安全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 

  2020年,全省建成较为完善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和快递服务体系,湖北成为全国快递核心枢纽和重要快递物流基地,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在行业规模、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竞争实力五个方面实现新的跨越。 

  1.行业规模显著提升 

  全省邮政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到2020年,全省邮政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较“十二五”期末翻一番,邮政业业务总量突破330亿元,邮政业业务收入突破280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0%以上。其中,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翻两番,快递业务量突破20亿件,年均增幅35%以上;快递业务收入突破22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快递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收入比重80%左右。全行业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万个,年服务用户超过35亿人次,支撑网络零售交易规模突破3000亿元,邮政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2.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全省邮政业在科技研发运用、产品体系拓展、服务水平提升、运营模式转型、监管效能提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新能源快递车辆比例达到30%以上,快递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0%以上,大型社区、写字楼、高校等场所智能快件箱安装率达到50%以上,市州级邮件快件处理中心、营业网点视频监控系统集中联网接入率达到80%以上。 

  3.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和快递服务网络,到2020年,城乡各类邮政服务站点超过2.5万个,农村地区实现乡乡设所,村村建站,直投到村,转投到户,城市地区新建、扩建、拆迁、改建区域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点设置达到国家标准。全省建成1~2个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航空快递枢纽和航空港,建成2~5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快递物流产业园,10个左右特色快递物流产业园。快递营业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快递服务站点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全省快递营业网点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城区网点标准化率达到100% 

  4.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到2020年,全省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到100%,邮政普遍服务用户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邮政普遍服务发展指数和均等化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位居前列。主要品牌快递企业服务水平达到和高于国家标准,国内重点城市间实现48小时送达,快件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低于、有效申诉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基本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快递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位居省内公共服务前列。 

  5.竞争实力显著提升 

  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继续保持并扩大其业务规模在中部领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的优势。快递企业整体实力提升,落户我省的全国性、区域性或职能性企业总部和服务功能设施不断增多。到2020年,全省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快递企业达到10-20家,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快递企业达到3-5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快递企业达到1-2家。 

  “十三五”时期邮政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5 

2020 

年均增长(% 

属性 

邮政业业务总量(亿元) 

137.41 

330 

20% 

预期性 

邮政业业务收入(亿元) 

115.21 

280 

20% 

预期性 

快递业务量(亿件) 

5.08 

20 

35% 

预期性 

快递业务收入(亿元) 

59.56 

220 

30% 

预期性 

全行业从业人员(万人) 

6.43 

11.5 

12% 

预期性 

全行业年服务用户人次(亿) 

18 

35 

15% 

预期性 

新能源快递车辆使用率(% 

 

30% 

   

预期性 

电子运单使用率(% 

 

90% 

  

预期性 

大型社区、写字楼、高校等场所智能快件箱安装率(% 

 

50% 

   

预期性 

邮政服务站点(个) 

4300 

25000 

   

预期性 

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 

98% 

100% 

   

预期性 

行政村快递服务站点覆盖率(% 

 

90% 

   

预期性 

快递营业网点标准化率 

 

50% 

  

预期性 

建制村直接通邮率(% 

99.93% 

100% 

   

预期性 

普遍服务用户满意度(分) 

78.7 

80 

   

预期性 

快件延误率(件/千件) 

 

<5 

   

预期性 

快件损毁率(件/十万件) 

 

<5 

   

预期性 

快件丢失率(件/十万件) 

 

<3 

   

预期性 

快件有效申诉率(件/百万件) 

 

<10 

   

预期性 

省级邮政企业业务收入全国排名(位)  

7 

7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普遍服务提档,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1.完善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 

  推动邮政设施建设布局纳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地区和新型城镇化配套邮政网点的建设和改造。推动邮政设施与城市新区、独立工矿区、开发区、商业区、旅游区、住宅区或旧城改造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加强老旧网点的信息化、标准化改造,缩小网点服务半径,改善居民用邮条件。建立乡镇及农村邮政营业局所可持续运营的长效机制,提升乡镇邮政局所综合服务能力。在农村综合服务社、村级公共服务平台、便民服务站、三农服务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村邮站建设,打造集寄递、金融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实现 “村村建站,服务到户 

  2.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水平 

  推动邮政企业改进邮件收寄和投递方式,提升末端投递能力,延伸投递深度,城市地区实现包裹按址投递,农村地区实现邮件直投到村。提升邮政网络节点的处理能力,优化作业组织流程,加强时限管理,整体缩短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邮件全程时限。补齐包裹业务短板,拓展服务功能,适应公共服务发展新要求。加强客户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邮件动态跟踪管理,方便用户全程查询和时限预测。加大农村地区邮政网点信息化改造,推动信息系统整合升级,促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包裹收寄、处理全程可视化和邮件全程跟踪、查询,提升服务品质。督促邮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用户对邮政普遍服务的满意度。 

      3.支持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创新 

  鼓励邮政企业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快递包裹业务,带动传统邮政业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着力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在不断完善网络购物寄递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叠加网络代购、寄递自提、代售代缴代扣等便民服务。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电商寄递,打造邮政农村电商平台,依托县、乡、村三级邮政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农村邮政仓储配送服务体系,使邮政服务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渠道。加强国际邮件交换站的建设,强化海关邮政合作,巩固邮政跨境包裹业务优势。创新普遍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邮政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工作机制,引入快递企业参与村邮站运营,探索智能包裹箱与信报箱的统一建设和综合利用,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引导邮政企业开放邮政网络,拓展业务范围,开办各项代理业务,打造综合服务品牌。 

                邮政普遍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建设项目 

建 设 内 容 

邮政营业 

网点建设 

  

在城市新建小区、城市扩大后原农村区域补充若干个邮政网点;对2009年以后未改造、因业务发展需要且具备改造条件的网点进行改造;对部分网点进行转型改造;对网点自助服务区进行改造;购置网点自助设备、更新终端设备及各类营业信息系统;购置一批网点安防系统。 

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若干个示范性城市邮政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邮件收投服务、网络代购、寄递自提、代办水电、各类通讯、票务代售等综合性便民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植入智能包裹箱、社区银行等邮政智能设施。  

村邮站建设 

因地制宜建设20000个以上村邮站,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建站,将村邮站打造成集农产品、消费品、科技信息、文化娱乐等产品经营的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 

城市包裹自提开放式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投放若干组邮件智能包裹柜,建立由邮政自有网点、社会加盟点、智能包裹柜组成的包裹自提开放式服务平台,提供更加灵活的投递服务。 

农村投递服务能力建设 

购置和更新若干辆投递汽车、投递电动车,重点用于增强农村投递服务能力,确保农村邮件、党报党刊、机要邮件按规定时限要求安全投递。 

邮政网络运输能力建设 

购置若干台邮运干线、县市邮运车辆以及机要通信车辆,缓解全省邮政普遍服务运输能力不足的压力;优化省内邮运作业组织,完成武汉、襄阳、宜昌邮区中心局流水化作业改造,调整邮件分拣处理模式,提升邮政作业场地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缩短邮件传递时限。 

  

邮政电商寄递网建设 

在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4万平米湖北邮政电子商务园;改扩建市州和县级配送中心,实现一县一仓;提升镇级电商配送能力,以村邮站为基础加载村级电商服务功能或配备自助服务设施,构建邮政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 

   (二)推动快递服务创新,促进行业全面转型升级 

  1.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各级政府将快递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配套衔接、便民惠民的快递服务网络。加强各级快件分拨中心、集散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建设,提升骨干节点网络信息化、自动化处理水平,增强快递骨干网络的支撑能力。针对最后一公里投递难问题,着力加强快递终端能力建设,通过提升快递网点密度、开展与第三方合作、设置智能快件箱、建设公共投递服务站等多种途径,完善快递末端服务网络,显著提升快递配送服务能力。加快乡镇快递网点布局,推进村级公共投递服务平台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使快递服务成为覆盖城乡、普惠民生的重要公共服务。 

   快递末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项目 

        建 设 内 容 

  

快递标准化网点建设 

贯彻实施《快递营业场所设计基本要求》行业标准,引导快递企业加强网点标准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力争全省快递营业网点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城区网点标准化率达到100% 

  

智能快件箱 

建设 

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和第三方企业在住宅小区、高校、写字楼等人群聚集区设置智能快件箱,参照邮政信报箱管理办法,推动将智能快件箱纳入住宅建设规范,与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验收。 

城市公共收投服务站建设 

引导学校、写字楼、社区、旅游区、医院、车站、港口、机场、码头、大型酒店等公共场所的产权或物业管理单位提供场地和人员,设置统一接收、转投快件的服务站点。 

农村公共收投服务站建设 

依托村邮站或村级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具有统一接收、转投快件功能的村级快递服务站点,推动实现村村通快递 

  2.推动快递服务创新 

  互联网+”战略为契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动力,引导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细化产品层次、延长服务链、提高附加值,抢占市场先机。以线上线下新兴消费为依托,挖掘新兴市场需求,拓展快递最后一公里服务范畴,打造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末端服务体系,不断融入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提升快递科技化水平,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拓展协同发展空间,推动服务模式变革,推动快递企业加快向综合型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促进快递企业开办新型增值服务,引导快递企业开展面向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定制化物流服务。加强快递标准化建设,促进快递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快递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3.推动快递向下向西向外拓展 

  推动快递下乡。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服务本地生活”三大环节和农村“买难、卖难、送难”三大难题,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鼓励快递企业加快农村网点布局,积极开展与电商、供销社等机构的合作,加强快递枢纽、服务网点与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农村客货运场站、商品集散中心的有效对接,加快建设集农村网络消费、农产品网络销售、综合便民惠民服务、物流配送服务、普惠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完善农村快递综合服务体系,实现“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便民服务不出村,创业不出村,金融服务不出村”,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推动快递西进。加强恩施、十堰、宜昌等西部偏远地区的快递分拨设施、运输能力、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快递服务网络,缩短快件传递时限,形成与鄂西特色农业发展区、休闲农业观光区、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相适应的快递服务能力。围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大力推动电商快递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有效实现精准扶贫。 

  推动快递跨境。加强国际快递航空枢纽、口岸国际邮件交换站和快件监管区建设,促进跨境垂直电商产业发展。增强国际运营能力,发挥中欧班列(武汉)功能,支持开展国际小包业务和国际航空快件中转集拼业务,扩大国际快件通达范围。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快递物流规范管理和风险监测机制,完善邮件快件在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等方面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湖北省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缴进口税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快递“向下向西向外”拓展工程  

  

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快递下乡 

推动快递网络与邮政网络、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农村商贸流通网络的融合共建,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服务体系。打造一批乡镇快递示范超市、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示范平台、快递服务农村电商示范工程、村级快递服务示范站点,推选出若干个快递下乡示范县、示范乡参与全国评比。 

快递西进 

加强鄂西地区和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等贫困地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将快递服务纳入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和民生工程政策支持范围,打造一批快递扶贫示范工程和示范区。 

快递跨境 

提升武汉天河机场航空口岸货运中心功能,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全面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便利通关模式,在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跨境电商仓储配送基地和供应链服务中心,提升快递对跨境贸易的服务支撑能力。 

  4.促进快递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快递+”战略,推动快递业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促进快递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快递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快递企业建设电商产业园区或入驻电商园区和电商聚集区,开展人才培训、电商孵化、产品展示、金融服务、营销服务、信息服务等一体化综合创新业务,实施嵌入式服务,实现仓储配送一体化。建设电商物流快递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电商、快递与用户信息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快递和跨境电商快递,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支持鄂州葛店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努力将我省建成中部电子商务中心。 

  推动快递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立足我省制造业基础,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分工效率为导向,引导快递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建立合作发展机制,面向制造业需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加强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建立结构合理、协作深入、标准对接的合作发展新模式,促进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快递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建设,提升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流通加工和仓储配送、快件分拨、农产品冷藏及低温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积极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快递网络,服务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新模式。 

   快递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  

  

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快递+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示范工程 

加强快递电商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快递企业为电子商务提供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等服务,将快递发展纳入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范围,打造一批快递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和示范区。 

  

快递+制造业 

融合发展示范工程 

在工业园区、大型制造企业集中地区建设若干定制化快递服务平台,提供供应链一体化快递服务,打造一批快递服务制造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区。 

  

快递+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 

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快递+”特色农产品,每个市州至少培育一个样板项目,打造一批快递服务农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地区。 

  (三)推动核心枢纽建设,打造全国快递物流基地 

  依托湖北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建设一批重要的国际、国内快递枢纽,支撑和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将湖北建成全国快递核心枢纽和重要快递物流基地。 

  1加强快递航空枢纽建设 

  支持在鄂州建设由4E级全货机机场、多模式物流运输基地和周边产业带组成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实现对全国(除偏远地区外)所有地市的次日、次晨达服务以及综合物流服务,实现国际快递通达国际主要区域,为进出境快件迅速集散全国创造条件。依托天河机场,建设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航空辅助(武汉)集散中心等航空快递枢纽项目,对接国内及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支撑天河机场航空货运业务发展。在武汉临空经济区、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孝感临空经济区等区域,建设一批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快递分拨集散中心,巩固和提升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华中快递物流中心的地位。推动建设以武汉为中心,以襄阳、宜昌、鄂州、恩施、神农架、十堰、黄冈为节点的湖北快递物流航空服务体系,推动建设航空快件优先配舱、优先安检、加速通关的“绿色通道”。 

  2加强快递陆运枢纽建设 

  建设以武汉为中心,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陆运快递枢纽。依托湖北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和快递物流产业园,发挥陆路交通优势,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襄阳、宜昌、荆州、孝感、黄石、黄冈、鄂州、咸宁为重要节点的湖北快递物流陆路服务体系。引导快递企业充分发挥湖北交通地理区位优势,提升省内分拨中心能力,巩固湖北华中快递枢纽地位。 

  3.加强快递物流园区建设 

  围绕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和一主两副两圈两带规划布局,依托物流节点城市,结合快递物流需求规模和增长潜力,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规划建设一批融合快递、物流、电商、仓储、公共服务等功能模块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快递物流园区,实现产业集聚、经营集约、功能集成。全省形成以武汉和鄂州为一级、襄阳和宜昌为二级、其他若干市州为三级快递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的发展格局。 

   快递枢纽和快递园区建设工程  

  

序号 

项目 

建设主体 

地点 

1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 

湖北省政府、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等 

鄂州燕矶 

2 

武汉顺丰电商产业园 

武汉市丰泰电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市东西湖区 

3 

湖北邮政电子商务园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武汉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 

4 

湖北邮政武汉黄金口仓储中心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武汉黄金口 

5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航空辅助(武汉)集散中心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 

6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武汉)陆路邮件处理中心(二期)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武汉市东西湖区新城十五路 

7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荆门邮件处理中心(二期)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荆门市东宝区 

8 

圆通速递华中区域(武汉)总部 

湖北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武汉市黄陂横店街 

9 

中通快递华中区域总部 

湖北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 

武汉东西湖东吴大道以西、新岭一路以南 

10 

湖北中通荆州中转部 

湖北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 

荆州沙市开发区鱼湖村5 

11 

韵达孝感转运中心 

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 

孝感市 

12 

宅急送华中物流基地 

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东西湖保税物流区 

13 

武汉中伟物流园 

武汉全峰达快递有限公司 

孝感市庙岭红莲湖开发区 

14 

德邦物流仓库中转集散中心 

武汉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 

武汉东西湖区走马岭 

  4.加强快递网络与交通运输网络融合 

  统筹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快件处理中心与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同步建设,支持快件“上机上铁上车”。 

  加强航空快件运输保障。在扩建改建武汉、襄阳、宜昌机场和新建荆州、黄冈支线运输机场时同步规划建设航空快件集散中心、空港快递园区,提高航空快件处理能力,实现航空与陆运方式灵活转换、无缝衔接,形成快件绿色通道 

  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在火车站配套建设快件运输通道和装卸操作接驳场所,支持扩大快递专列、电商班列和高铁快递的覆盖范围和运营规模,探索高铁货运场站与客运场站、快递物流园区的接驳,高铁快件安检、高铁货运方式与航空、陆运紧密衔接、灵活转换以及高铁快件集散分拣的解决方式。推动开展利用高铁运递快件试点,  

建设高铁快件集散处理中心,力争将我省列为高铁运输快件试点省份。建设以武汉三大火车站为中心,以襄阳、宜昌、荆州、黄冈、黄石、咸宁、恩施为分中心的铁路快运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多式联运体系,强化对山区农村和毗邻省际区域的快递物流辐射功能。 

  优化公路运输。推动公路交通运输资源与快递资源整合,利用农村公路客货运场站建设一批快递配送综合服务站,鼓励农村客运班线代运邮件快件,打造一批交邮共建示范工程,加快完善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在武汉、襄阳、十堰、宜昌、黄冈、黄石等地区,积极试点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实现邮件快件运输在多种方式之间无缝衔接。支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交通枢纽和商贸区、产业园区建设服务中心,打造“干线运输+智能仓储+落地配”云仓服务模式。 

  5.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促进省内各区域之间快递协同发展。结合武汉城市圈快递业务同城化发展趋势,引导圈内各城市协同规划建设快递基础设施,在交通设施建设、快递车辆通行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和政策规范,提升武汉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武汉城市圈与宜荆荆、襄十随、鄂黄黄三个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发展,引导快递企业合理布局快件分拨集散中心,优化网络作业组织,缩短快件快递时限,促进全省各区域间快递协同均衡发展。 

  促进我省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市间快递协同发展。推动各省市间交通设施和邮政快递网络互联互通,优化省际间快递网络布局,提高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间快件传递速度,支持相关节点城市在省际毗邻区域建设快递物流中心,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快递产业重大项目,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四)推动环保科技运用,引导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1.推动运输组织模式和装备结构性减排 

  优化运输组织,鼓励企业根据实际合理选取不同的运输组织模式,提高铁路、水路在邮件快件运输中的承运比重,降低运输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加快甩挂模式在邮件快件运输中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识别挂车信息和货物数据,提高运输作业效率。积极探索滚装运输等多式联运在邮政业的适用,采用路由管理和仿真设计等软件,实现运输组织的科学优化。优化运输装备,引导企业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物流配送汽车和快递专用电动车,淘汰排放超标车辆以及客载货车辆。推动企业在中转盘驳、末端配送等环节提高节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比例,加快淘汰高能耗的老旧运输装备。降低燃料消耗,鼓励企业选用高品质的汽车和飞机燃料,提升燃料使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2.推广环保技术和材料运用 

  鼓励企业采用绿色低碳的包装物料,杜绝过度包装,减少包装物料消耗。鼓励企业使用再生纸张制作信封和明信片,使用可降解的封装用品。引导企业提供可循环使用的快递封套,标明二次使用方法和环保提示语,用于商务文书等内件的签收返还。鼓励企业在邮件和快件周转过程中,重复利用塑料箱或高强度纸箱代替一次性编织袋。鼓励企业研究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模式,通过与生产商签订回收协议或自行建立回收体系等方式,提升包装用品的重复使用率。 

  3.推动以信息化手段提升能效 

  紧紧围绕国家“互联网+”战略,抢抓全面实施智慧湖北机遇,大力推进邮政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减少传统纸质运单的使用,在B2BB2C寄递领域普及使用电子运单,在个人客户中推广APP在线下单模式,广泛使用电子运单,逐步降低耗材使用量,提升服务效率。推进智能快件箱(包裹柜)等自助服务设施建设,促进设施共享,减少配送环节运输排放,提高配送效率。支持邮政企业用普通打印设备制作数字邮资,减少邮资机的使用。 

  (五)推动监管效能提升,保障行业安全规范运行 

  1.完善邮政监管体系 

  针对行业规模迅速扩张与监管力量不匹配的矛盾,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县级邮政监管机构组建,积极探索县域邮政监管模式。推进省市以及重点县(市)安全监管中心、安全执法平台、安全检查平台“一中心两平台”项目建设,强化支撑体系。建立市州级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中心,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2.健全安全监管机制 

  落实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提升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严格落实三个100%”,即100%实名寄递、100%收寄验视、100%过机安检,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内部安全管理机构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快递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健全信息采集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快件信息溯源追查,依法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建立预警、预控动态监测体系及常态化督导促进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舆情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寄递安全热点舆论引导。强化安全检查措施,从源头防范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 

   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  

  

   

    

安检能力建设 

引导企业按照国家强制标准配备安检设备,实现邮件快件100%过机安检;为重点地区监管部门配备小型安检设备;在跨境邮件、快件分拨中心集中配备安检设备;协调在重点城市高铁站预留一定快件上车安检空间、配备相应的集中安检设备,提升安检效率。 

寄递实名制建设 

引导企业更新终端设备,改造信息系统,实现100%实名交寄和收寄验视,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支撑 

能力建设 

建设行业安全监管及应急指挥平台、寄递安全敏感用户基础信息库和邮政业安全信息系统,提升安监系统、视频监控平台容量和功能,接入干线车辆定位信息,优化消费者申诉平台。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实现寄递用户信息可录入、可查询、可核对、可追溯,实现全省联网。 

一中心两平台 

建设 

推进省、市以及重点县(市)安全监管中心、安全执法平台、安全检查平台(一中心两平台)项目建设,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人员和设备配置,提升安全管理基础能力。推进市级处理中心、营业网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执法检查能力 

建设 

扩大邮政管理部门执法终端配置比例,升级执法信息系统,创新执法手段,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安全培训制度 

建设 

加强企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及危险品识别能力。 

  3.创新邮政监管手段 

  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管理、安全监控、信息公开中的应用,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构建互联互通、整合协同、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监管支撑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监管信息化应用与共享。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有力提升监管效能,夯实监管基础。 

  4.依法规范行业发展 

  依法实施快递经营许可,优化许可和备案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邮政普遍服务网点撤销和业务停限办审批,健全邮政普遍服务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督促邮政、快递企业依法经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消费者申诉与市场执法联动机制,邮政与工商、公安、国安等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及可防性刑事案件发案倒查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省、市两级邮政管理部门在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负责落实全省和各地区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并与城乡规划、相关规划进行衔接。组织好邮政业规划宣贯,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支持,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好规划实施。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规划期内各阶段目标任务,落实相关责任,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的实施,强化目标管理,做好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向,调整应对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强政策支持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湖北省邮政条例》,推动各地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推动各地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快件集散中心等设施用地,研究将村邮站、智能快件箱(包裹柜)等设施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民生工程项目;落实总部经济政策,鼓励大型快递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全国或全国区域性服务功能设施在湖北布局;争取财政资金对涉及民生和安全的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推动落实省内跨地区经营快递企业总分支机构增值税汇总缴纳;继续推动出台产业联动、拓展服务网络、车辆便利通行、培育市场主体、保障寄递安全、国际化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三)加强法治保障 

  围绕法治邮政法治湖北建设,以 “一法两规(《邮政法》、和《快递条例》、《湖北省邮政条例》)为核心,深入贯彻实施邮政行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面加强邮政法治保障。各市州根据实际,推动出台促进邮政业发展的地方性规范,完善全省邮政法制体系,夯实行业法制基础。强化邮政行政执法监督,完善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实行执法评议考核,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不断提升全省邮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制定实施全省邮政行业七五普法规划,推动湖北法治邮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加强监管创新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精神,进一步优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流程,在法律框架下将部分审批工作下放给市(州)邮政管理部门,实现审批端口前移和执法重心下沉。改革快递企业年度报告制度,精简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深化快递行业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对快递企业实行同一县(市、区)工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一照多址模式,打造开放宽松、规范有序的快递市场环境,鼓励更多投资主体进入快递行业,激发和提升市场活力。依法实施邮政通信业务审批,加强对邮政普遍服务承担主体的监管,确保邮政普遍服务水平达到法定要求。 

  (五)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行业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共管机制,加大推进民营快递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以党风带行风,树立行业先进典型,提升行业社会形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湖北省邮政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鼓励学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联合建设快递人才培养和储备基地,支持快递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落实有关创业、人才引进、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加强邮政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党纪和法律培训力度,不断提升邮政管理人员廉洁自律、依法行政意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邮政管理机构建设、干部培养、人员待遇等方面的支持,逐步充实行业监管力量,不断提升行业监管效能。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将行业协会发展成为能够真正代表行业利益、反映企业诉求、提供中介服务、规范企业行为的行业组织。 

 

 

 
相关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8008301号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State Post Bureau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